分享

微信公号“刷量”黑色产业链:“10万+”只需数百元

环球财经网商业0000-00-00 00:00:00 阅读

微信公号“刷量”产业链:“10万+”只需数百元

微信公号“刷量”产业链:“10万+”只需数百元

微信公号“刷量”产业链:“10万+”只需数百元

微信公号“刷量”产业链:“10万+”只需数百元

微信后台更新揭开公号“刷量”黑色产业链;公关公司与公号互相配合“刷量”营销;平台称将继续与这一现象“对抗”

因为一次后台接口升级,无数微信“大号”遭遇“见光死”。9月28日开始,进驻微信公众平台的多个“大号”阅读量出现大幅下跌,部分跌至原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而造成这一异动的原因,是微信后台更新了接口,导致原先用于刷阅读量的工具失去作用,进而让这部分公号的实际阅读量曝光。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从客户到公关公司,从公号到“刷量”卖家,微信公众号数据造假,已经形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有业内人士称,“刷量”已成半公开化,变成行业毒瘤。对此,微信团队也回应称,将继续改进技术,与这一现象“对抗”。

“刷量”成行业潜规则

最新的一条微信图文消息,已经发送超过五个小时了,程明(化名)用手机再次打开链接,直接划到底部,熟悉的“10万+”并没有出现,而点赞,也不过寥寥数十个。

程明是上海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员工,他所供职的公司,运营着包括8个微信公众号在内的新媒体矩阵,批量生产数十万阅读量,数千点赞的微信文章。这些“爆款”文章,为程明所在公司带来了稳定的广告客户,以及不菲的收入。

程明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只有老板和负责运营的几名职员知道,这些“好看”的数据量背后,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的阅读,有多少是通过“刷单”制造出的泡沫。

按照程明的说法,伪造流量抬高广告报价,进而攫取更高的收入,已经是行业内心照不宣的事情。

但是这一次,情况显得有些不一样。

9月28日开始,进驻微信平台的不少公众号出现阅读量异常,一些原本动辄单篇阅读量在10万以上的公众号,阅读数据大面积“跳水”。有新媒体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因微信后台更新接口,导致原有的刷量工具无法正常使用,进而出现部分公众号数据“裸奔”,阅读量下降明显。

新媒体数据服务商“新榜”出具的报告显示,仅9月28日一天,就有超6成微信大号阅读数下降,其中124个暴跌达80%以上。而有业内人士提供的截图显示,自28日起,多个“网红公号”阅读量大多出现下滑。

新京报记者发现,一些房产、汽车、时尚类公号,其头条阅读量常年保持5万及以上,并不时超10万。而自28日起,这一数据大多回落至数千至两万不等。

昨日,有网友爆料称,“格调”、“生活志”、“被窝阅读”等微信公众号,此前阅读量极高,动辄3、4万,但9月28日,这三个公众号的阅读量大幅下降。随后,三个公众号28日的文章均被删除。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三个公众号的运营公司同属于“苏州凌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领酷”自媒体广告平台上,这三个公众号头条的广告价格均在20000元以上,分别为24500元、21560元、23520元。

对此,外界质疑该公司通过数据造假来争取广告投入。昨天下午,公号运营方,苏州凌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杨先生向新京报记者否认了这一说法。他表示,“公众号28号的文章发的很晚,因此数据统计不准确。”

而被问及为何删除文章时,杨先生称,这件事对公司及广告主的利益存在影响,考虑到这些因素,才将文章删除。

9月29日晚间,微信团队在其官方公众号公开回应了此事,称“刷量”已成为一条“较为成熟的黑色产业链”,会继续加强技术手段,确保平台的真实、公正和公平。

微信团队称,长期以来,平台与黑色产业链之间的技术对抗一直存在,并且在不断升级。但是,“这样的技术对抗很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猫鼠斗’的游戏一定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平台据此呼吁所有运营者自律,“希望大家共同维护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发展。”

卖家称“过了紧张期会降价”

实际上,在具体操作中,“刷量”显得非常便捷。北京某传媒公司负责微信公众号运行的小李告诉新京报记者,此前,自己就曾刷过阅读量。“当时,从淘宝网上搜‘微信推广’、‘微信阅读量’等字眼,可以搜出不少商家,排名靠前的月销量可以达到4、5千。”小李称,花3块钱可以刷200个阅读量,300块钱就可以刷到20000。“先从淘宝下单支付,然后把文章链接发给客服,不超过半个小时,阅读量立马升上来。”

除了阅读量,小李称,点赞量、评论量甚至是评论内容也能刷。“评论量大概是1块钱10个,可以自己编写评论的内容,然后发给商家。”为了“让自己的文章看起来更热闹”,小李曾用不同的语气编写20条评论,然后通过微信推广商家刷出这些评论。

多名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证实,“刷量”主要有两种方式,具体刷单模式,一种是直接点击,一种是有偿分享。第一种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由运营人员将任务下发给水军,大量水军使用多部手机直接点击阅读。新京报记者据此联系了一家刷单公司负责人卞先生,其称,微信文章阅读价格为3毛钱一个,一个小时就可以上一万。“我们这是全真实的,全人工,就是真实的人,保证官方不会查你的,绝对安全。”卞先生反复向记者强调人工刷单的安全性。

卞先生透露,公司会直接把任务发给水军,由水军去点击。“我们会招募会员,他们每天就做这个,我们会员很多的。”记者询问公司可以刷出的阅读量是否有上限时,卞先生说:“你想要多少都没问题,十万+的阅读很容易的。”不过,他也表示,由于近日微信刷单业务被曝光,公司这两天全部改成人工刷单了,全自动刷单的商家都是有价无市的状态,这也是目前报价较高的原因。

除此之外,另一种模式是运营商将任务布到平台,会员可以选择任务并将链接分享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朋友每次点击都会给会员带来一定收益。

新京报记者联系到一家2016年4月成立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工作人员称,用户注册后可以在任务页面中看到各种文章链接,每个连接都会注明单次浏览提成,提成0.02元到0.2元不等。会员将任务链接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中,会生成唯一的链接,文章每被点击一次,会员都能得到一次单次浏览的提成。工作人员透露,每一百元可以保障有2000个阅读量,但目前平台活跃人数只有几千人,所以不能满足刷到十万+的需求。此外,公司也在试图扩大平台用户数量,为此将会员分为几个等级,会员邀请一定数量的新会员并分享一定数量的任务链接后,便可以享受一定分成。

昨日,新京报记者检索发现,在电商平台上,仍有商家在从事刷单业务。淘宝网、猪八戒网中多名商家告诉记者,目前微信阅读量仍然可以刷。但由于刷单工具崩溃,目前只能通过人工来刷,因此速度放缓,价格上涨。“现在阅读量两毛钱一个,100个起卖,我们是纯人工刷的。”淘宝网中,从事微信推广业务的“裕文舍旗舰店”的客服人员称,量多可以优惠,刷到10万阅读仅需5000元,不过需要花费6个小时。

在猪八戒网上,从事微信推广的“虎跃传媒”的工作人员称,目前有快刷和慢刷两个刷量方式,刷1000个阅读量,用快刷可当天完成,价格为80元,慢刷需要1到3天的时间,价格为20元。

在一家名为“伊莎贝尔恋人淘宝店铺”内,提供刷微信链接浏览量、点赞数、点击率等,标明的价格是1元,实际价格需要跟客服商谈。卖家称,一条单图文的微信的阅读量他们最多能刷到10万+,每1000的阅读量需要两个小时,浏览量会平稳上涨;点赞数是“随机送的”,且只能随机送。

另一淘宝店“意玲小屋”的价格相对便宜,刷1000的阅读量需要28元钱。该店客服在朋友圈中称,8月29日当天,通过该微信下单,刷1000阅读量只需要8.29元钱。问及为何价钱走高,客服人员表示,过了这个紧张期,应该会降价的”。

新京报记者在QQ找群中输入“微信刷阅读量”关键字,出现了大量诸如“推客微信刷阅读量推广”“微信刷阅读量点赞好友”“微信刷阅读量”QQ群,群人数大多在300-500,高者甚至达到1000以上群人数。在一个微信刷阅读量QQ群内,群主表示,刷阅读量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超快速人工刷单,200元1000阅读量。第二种和第三种是技术性刷单,依据快慢不同分为90元1000阅读量需1-3小时,15元1000阅读量需1-3天。当继续询问需求较大能不能优惠一点时,店家很干脆“价格不用讲,还要涨价的”。

广告客户主动提出“刷量”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整个“刷量”环节中,捆绑着广告客户、公号、充当中介的公关公司,以及提供代刷服务的卖家。在整个“刷量”链条中,广告客户有营销需求,公号有扩大影响力需求,而公关公司,则乐于以“好看”的数据,带动业务量的上升。

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的“刷量”流程包括客户提出推广需求,包括软文阅读量和点赞数量的要求,由公关公司对接,并推荐适合投放的公号,确定推广方案,广告客户预付订金。随后,上述公号刊发软文,由“刷量”卖家跟进,制造出“10万+”的假象,最后由广告客户给付尾款。

上海一家微信公号的运营人员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其所在的公号也会参与“刷量”。通常来说,公号每日推出的图文信息,可以分为“日常稿”和“客户稿”。日常稿,即公号原创稿件,用于打造公号品牌及影响力,而客户稿,即为广告推广内容,用于将影响力变现。该名运营人员称,在“刷量”的具体操作中,公号会将主要资源集中给客户稿,使其“刷出好数据”,也方便给广告主交代。

究竟是什么人在“刷量”?上述运营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通常来说,参与这一行为的,大多数为公号运营者,除此之外,另有少量客户自己参与“刷量”中。“有的客户预算有限,投大号太贵,又要拿好看的数据出来,于是就选一些营销号,然后刷数据。”

新京报记者获悉,微信公号这一“江湖”,呈现着极为明显的“金字塔”形结构。即在顶端的“大号”拥有较强的原创能力、吸粉能力和广告承接能力,而越往下,那些本身不具备原创能力,内容多为转载或者整合,没有自己的推广渠道,营收能力也很成问题的公号极多,这些公号往往会成为“刷量”的客户。

上述运营人员称,在微信公号圈,同时具备内容和渠道能力的公号少之又少,因此广告排班很紧张。新京报记者在一家互联网推广公司提供的报价单上看到,一些“大号”,其单篇图文推广价动辄数十万元。一名推广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证实,其前不久在某大号做了一单广告报价超70万元。相比之下,大部分公号的头条报价在数千元不等,差异极大。

公关公司能打折

价格高只是一方面。“一般来说,这种大号广告多,还挑广告内容。”一名从事微信推广的公关人员称,这类大号在行业内属“优质资源”,上广告需要排队,且为了保证“格调”,其往往对广告内容有较严格的审核,这对客户的推广能力也提出了要求。因此为了能够更划算,避免投放大号带来的高成本,在同样的价格面前,一些客户会通过公关公司,选择“套餐”,即投放一至两个大号,捆绑多个营销号。“客户也知道这些营销号存在‘刷量’的现象,但是这样一捆绑,既能借助大号实现影响力,也能通过营销号完成数据任务。”

新京报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了两家从事微信推广业务的公关公司。一名销售经理称,其与国内数百个公号保持业务往来,可根据客户的产品确定投放对象。“你在平台选择投放的公号,可以直接找公号要报价,也可以打包给我们,我们的报价要比公号低。”该名销售经理称,其手上掌握的折扣,最低可低至微信公号报价的6折。

为何通过中介性质的公关公司,反而能获得更低的价格?一名新媒体从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包括营销号在内的大部分公号人手有限,没有专门的销售人员,因此将销售业务整体打包给公关团队,在实际报价上,给公关方一个托底价。“因为公号广告本身没有什么成本,这个底价可能会低到报价的三折,因此公关手上掌握的折扣力度很大。”

■ 释疑

广告主要理性

如何鉴别真假“大号”?阿里旅行新媒体总监刘春林表示,仅从肉眼,可以做简单分辨。“有的账号天天10万+,却没有开放留言功能,很可能是害怕暴露自己真实阅读量,大家可以注意看阅读后的点赞、留言,从这几个维度判断甄别。”他表示,另有一个标准,即看微信阅读量是否瞬间递增,“机器刷出来的会在瞬间以整数递增,比如1000为单位,瞬时达到10万+后观察后期流量,第二天应该是缓慢下降的过程,如果陡降也可以基本判断是前期通过刷数据达成的。”

一位不具名广告主则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精确判断公众号阅读量是否为“刷量”所得,需要专业监测公司提供实时监测数据。他向记者展示的几份图表显示,正常阅读量变化曲线是平滑的,刷数据的曲线划出来是阶梯状的,“我一年前就安排监测公司分析这个,对这方面要求比较高,会布置公关公司相应改进。”

刘春林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公号刷量产业链,已经是行业潜规则,存在日久。此次因微信接口变化导致事件爆发,才使得行业毒瘤暴露出来。这个产业链存在原因在于广告营销投放上,广告主越来越重视新媒体投放,10万+成为行业标杆,形成一个统一认知。且数字化营销更注重效果,对数字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数字反馈,这才使得营销号市场上大行其道。刘春林说,负责市场公关品牌角色的人,“为了给老板有交代,也就默认了这种存在。”他表示,此次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让公众看到了真相,也教育了广告主,让不懂新媒体运营的高层管理者在投放上更加理性。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30日内与我们联系。
分享:

推荐阅读